Search

隔了一年,《野狗與青空》的台北場講座要來了。很感謝惠菁接受邀請,10/25會在有河書店,一起與大家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隔了一年,《野狗與青空》的台北場講座要來了。很感謝惠菁接受邀請,10/25會在有河書店,一起與大家談談這本書的寫作。
.
除了作為張惠菁的散文讀者,與惠菁認識是某次聽浮光講座後,經VERSE張鐵志介紹,《小寧》還赴了一趟新加坡書展。後來《野狗與青空》幸獲惠菁的推薦,及蘋果一篇評論文章〈這是剛剛擁有彩色的時候〉。
. 
這場講座我會深談《野狗與青空》,以及總結至今我所認知的寫作方法,包含其侷限。惠菁《比霧更深的地方》裡我抄記過一段,寫「文學可以是幽微的帶領。比起這世上其他更為理直氣壯簡明易懂的道理和光亮,它是微明。」
.
我想從這裡開始,談在野的詩,或詩的野性。
. 
10/25 下午14:30~16:00在有河書店,歡迎大家來玩(也歡迎現場購書支持書店~)

活動連結:https://fb.me/e/fNrR2LNH8


Tags:

About author
卡繆曾在小說中描寫:一個畫家死了,朋友走進他作畫的房間,發現他最後一幅畫。畫布上是一片空白,除了中央幾個小小模糊的字母:看不出是solitary(孤獨)還是solidarity(合群,原意為「在市場生活」)。深深這本詩集嘗試的,就是一個孤獨的人與一個世界的再次聯繫,或更清楚的說,是一種交換,這與讀者具名的交換,蘊含了某種重要且不穩定的事物(基於那些生命初期的體驗),因此這交換過程,便擁有了一種誠實與特殊。他站在木箱子上,小聲但清楚地說著,在世界這擁擠廣袤的市場,為了日後的相遇,也專注傾聽。
深深、小寧、野狗與青空
View all posts